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 正文

法国“中国通”阿诺德·贝特朗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更多西方人认识到中国制度优越性

2023-06-28 18:06:04 来源:华声在线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艾鑫谷棣】今年4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举办的一场关于“中西制度对比”的辩论中,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拥有很大影响力的法国企业家阿诺德·贝特朗胜出。《在社会稳定、繁荣和自由方面,中国治理模式是否优越于欧美治理模式?》是这场辩论的主题。贝特朗的辩论对手是长期借所谓“新疆问题”抹黑和攻击中国的德国“独立研究者”郑国恩(Adrian Zenz)。相关报道说,这是郑国恩这个假冒伪劣的“中国观察家”首次接受公开辩论。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贝特朗,这位西方眼中的“挺华派”在讲述那场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的辩论时强调,对外讲述中国时,令人信服的论点和理性的解释方式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他还表示,随着当今世界越来越强调“主权自由的价值”,西方新一代政治家和观察家的思维或许能够发生改变。

“中国治理模式更能为人民提供稳定、繁荣和自由”


(相关资料图)

环球时报:在这场由美国院际研究协会等教育组织主办的辩论中,您提到自己在中国生活过很多年。您都去过哪些地方?印象如何?

贝特朗:我已走访过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的25个。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中国的乡村。在中国,有很多我一生中见过的最为美丽的地方,如甘南藏族自治州、乌镇、张家界、泸沽湖、九寨沟……今年夏天我准备和妻子、两个女儿一起去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房车旅行。

环球时报:作为一个企业家,您对中国的哲学、中医等都很感兴趣,而且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文字和传统文化都让中国与众不同。作为一个“中国通”,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贝特朗:对我来说,就像很多精彩的故事一样,它始于一段爱情——我遇到了我的妻子,她是中国人,我们在瑞士一起学习。正是因为她,我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让我真正改变对中国看法的那一刻发生在2008年,当我们在瑞士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时,我的妻子哭了。她并不是一个感性的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落泪。这让我意识到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情感是那么深厚。这无关政治,而是比政治更深刻的东西。我意识到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人说的“百年屈辱”并不仅仅事关政治斗争,而是中国人的真切感受。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让中国人意识到,经历那么多年的苦难之后,中国终于走出过去的百年屈辱。从那一刻起,我一直为中国加油,因为我意识到中国人对发展的愿望是多么强烈。不是为了增长和发展而增长和发展,而是中国人民真诚地渴望过上他们应得的好生活。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都像您一样对中国文化如此着迷?

贝特朗:从我的经验来看,要确保人们了解中国,最重要的是了解中国人民,加强人与人的接触,就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意识到:中国的发展不是政治宣传,不是政治口号,是真实的,是中国人民想要的、非常真诚和应该实现的愿望。

环球时报:据了解,辩论在离哈佛大学很近的酒店举行,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整场辩论中,哪个方面给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贝特朗:辩论现场大多数观众是美国人。最让我惊讶的是,观众对我提出的论点持非常开放的态度。这是一场关于两种制度的辩论,围绕中国和美国,辩论哪种治理模式更能为人民提供稳定、繁荣和自由。在辩论结束时,主办方请观众投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根据观众的投票,我赢得这场辩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从未想过我会在一场关于中国制度比美国制度更能为人民提供自由的辩论中获胜。我想,这表明,令人信服的论点和理性的解释方式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让人们意识到中国制度中的优越性。

环球时报:辩论结束后,您是否还收获了更多来自欧美国家人士的反馈?

贝特朗:辩论后,我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谈,后来也看到了许多网民在YouTube上发表评论。人们对我陈述的内容反馈非常积极。虽然在辩论中有些人也提出社会信用评分等问题,但我认为这更反映出他们对真实的中国情况缺乏了解,也没有接触到不同观点,只知道到西方(过去)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从我与观众讨论和我读到的YouTube评论看,我认为人们比我们通常想象的更加开放,能够看到不同的观点,并意识到他们所听到的关于中国和共产主义的说法并不是全部,还有另一面的故事。

美国人缺少“免于恐惧的自由”

环球时报:您有一个反驳非常犀利。在谈到中国发展成绩时,郑国恩试图把中国政府和人民割裂开,妄称“成绩只来自人民,和政府无关”。但您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化解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西方政客总想把二者对立起来?

贝特朗:很明显,他们的目的是试图让中国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如果他们说中国的政治制度或中国政府是中国发展的原因,就会削弱西方一直强调的“中国应改变其制度”的论点。他们只好假设说,“中国虽然在现有的制度下实现了发展,但没有这个制度,中国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话,西方的论点就更“站得住脚”了。这很关键,我认为他们这样做非常短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试图让中国人反对自己的政府,实际上反而加强了中国的内部团结。

环球时报:您在谈到中国脱贫成绩时,对比了美国当前的贫困人口问题。还有学者提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几乎可以用来帮助消除全世界的极端贫困”。在解决贫困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贝特朗:西方对贫困的看法与中国的看法非常不同。西方的关键价值观是“个人自由”,即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选择——任何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他们认为中国为摆脱贫困付出的努力与他们的价值观相悖。可事实上,拿偏远的村庄来说,当地需要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只有政府才能实现这些。

提到军费支出,美国认为它今天的生活方式是由其军事力量和霸权支撑的。以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为例,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称其为“美国的过度特权”,这使得美国能以牺牲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持自己非常规的赤字。如果美国失去了霸权,就不会有这些特权——美国将无法长臂管辖、监视全世界或者不遵守国际法。这些都是美国因自身军事力量和霸权而拥有的特权。美国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可悲地依赖于他们的军事力量和霸权。也正因如此,美国很害怕中国的崛起,认为这挑战了美国的霸权。

美国是其霸权的受益者,也是其霸权的囚犯。当它不能自由选择从数百个海外军事基地的庞大军队中解脱出来时,当它不能从对其他国家的敌对行动、长臂管辖、制裁等行为中抽身时,它就处于这种囚犯的境地。这不是自由。美国被限制在这种状态下。

环球时报:您在演讲中提到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自从2003年以来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您是否可以简单总结,中国在国内发展的问题上做对了什么?

贝特朗:我认为中国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维护主权。毫无疑问,如果中国没有在保持独立思维、摆脱外部干扰方面采取坚定手段,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看看如今中国的发展方式,它非常独特,中国会选择对中国有益的事情,但也有力量拒绝无益的事情。

环球时报:您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相关演讲,提到美国应该让本国民众拥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您说,在美国很多地方,人们不敢随心所欲地独自散步,而这些自由在中国是实实在在的。

贝特朗:我想讲讲我妻子的亲历。她有一次在伦敦被抢了包,报警时英国警察却告诉她,“不会去抓肇事者,因为伦敦的盗窃案太多了”。让他们去努力试一下似乎都不大可能,因为警力不够。出于好奇,我们问中国警察,如果在中国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会怎么做。中国警察说,那是严重的犯罪,他们会派人抓住抢劫的人。贫困也是导致犯罪和暴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相比,中国做了很多工作来消除贫困,也降低了犯罪率的发生,因为人们不需要靠这样(暴力抢劫、盗窃)活下去。

“‘历史终结论’是白日梦”

环球时报:您认为会有更多的西方政治家和观察家认同您对自由的看法吗?

贝特朗:我想从西方不同代际的政治家和观察家来谈论这个问题。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他认为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制度可能是人类政治历史发展的最终形式,是历史上所有可能的制度中最好的制度,这一切以世界变成一个“大自由民主国家”而结束。冷战后的一代人本质上相信自由霸权主义,认为西方的目的是团结世界,让世界成为一个“大的自由民主国家”。而我们正在目睹这是一个“白日梦”,一个幻觉。一点一点地,我们将看到一个新的多边秩序的出现,很快,西方的政治家将意识到前一代人所犯的错误。他们将意识到主权自由的价值,并可能受到来自其他制度的力量的启发。这需要时间,因为强调自由霸权主义的一代人(在西方)仍然掌握着权力。但新的政治家和观察家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没有出路,其中一些人会被选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将发生转变。我希望如此。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美两种不同的制度能和平共存吗?

贝特朗:正如我在辩论中所说,中国的治理模式适用于中国,是中国悠久而独特历史的产物,也适应于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背景。中国从未表达过要传播这种制度的意图。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美)两种制度和平共存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乐于看到其他国家拥有不同的制度。

问题在于美西方的制度,无论如何称呼它,它都声称具有普世性,试图说服其他国家采用自己的制度。这种思想深深植根于西方的宗教传统中,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西方的治理模式能否接受其他模式与其共存?最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民主的世界秩序,不同的文明共存其中,而不是一个极权主义的世界秩序——试图把一种文明和一个制度强加给别的国家。

环球时报:美国一直在拉欧洲打压中国,但从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政要访华和相关表态看,欧美在对华政策方面因利益不同而不完全一致。您能预测下未来美欧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贝特朗:欧洲喜欢谈宏图伟略,但归根结底,它在重要的方面依赖于美国。看看防务,乌克兰危机已经表明“北约就是美国”。欧洲在防御方面完全依赖于美国。在技术方面,欧洲有哪些大型科技公司?现在几乎没有。这很疯狂。恢复欧洲主权所需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我认为马克龙总统真正想要这样做。法国文化深深根植于我们独立的政治和思维方式中。但当欧洲如此依赖于美国时,想在短期和中期内有所改变并不容易。

在中美关系方面,根据我的观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华和中国官员在会晤中说了一些好听的话,但需要跟进美方的行动。美国知道自己在美中关系上面临着来自盟友和全世界的巨大压力,大家都希望美国冷静处理这个双边关系。因此,我们看到美方一些积极的声明,但这可能只是表面文章。

欧洲现在正谈论“去风险”。我认为“去风险”本质上就是一种风险,因为相互依存本身并不具有风险。当欧洲在中美之间都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时,面临冲突的风险才会减少,当欧洲完全独立于其中一个国家时,面对冲突的风险反而会提高。“去风险”还会给欧洲带来很多经济风险。中国(2020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减少双边贸易将让欧洲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

我希望欧洲能听懂中国总理这次欧洲之行讲话中的智慧。在地缘政治上,如果你只是一个追随者,就等于不存在。只有当你有不同的观点时,你才在国际舞台上有了身份。中国给了欧洲这个机会,让欧洲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认为欧洲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来源:环球时报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服务业生产下滑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4月份疫情对经
2022-05-22
唐山曹妃甸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
春暖渤海湾,书写新画卷。位于唐山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铺装、压机、翻板等工作正紧张有序
2022-03-19
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 货值3.9亿元
自今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货值3 9亿元。据介绍
2022-03-19
蚌埠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5份 涉及金额2583.09万元
在蚌埠海关报关大厅原产地证办理窗口,海关关员仔细核对着递交过来的材料。十分钟后,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打印盖章后交到了企业业务员手中。
2022-03-19
昆明西山区:“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领跑工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以产
2022-03-19
绥化望奎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 推动肉类加工制造产业腾飞
望奎县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推动全县以生猪为主的肉类加工制造产业一年全面开局、三年基本成势、五年产业腾飞,聚焦五化做强做优肉类加工制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符宇群)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日在海口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在作报告
2022-01-24
  中新网太原1月23日电 (高雨晴 冉涌 张鹏宇)记者2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冬奥保电应急发电队伍已到达河北张家口赛区,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地震局2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
2022-01-24
  中新网贵阳1月23日电 (周燕玲)对外开放,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词汇,如何拓展海内外“朋友圈”助力贵州经济
2022-01-24
温馨生活好young 厦门推广文旅产品火爆全网
  中新网厦门1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冬日暖阳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宣传推广线下活动22日精彩收官。主办方称,本次活动火爆全网及福
2022-01-24
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新春见闻)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中新网银川1月23日电 题: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2022-01-24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
01-24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一社区领导在市民咨询离市政策时发生争执”事件 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日前,网络上流传一条视频 [详细]
01-24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1月23日,陕西省举行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发布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陕西全省疫情有效控制后,大中专学校能不能放假 [详细]
01-24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丰台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同时间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2022年01月22日,接到邯郸市疾控中心转北京市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