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 正文

世界微资讯!五一冷观察:报复式旅游背后是“消费降级”?

2023-05-08 05:53:04 来源:酒店观察网
作者 |彭涵

五一结束了。这个小长假旅游市场有多火,已经众所周知,但依然有人提出了质疑:5月5日,“五一人均消费远低于4年前”的话题,突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关注。


(资料图片)

随之而来的争论是,五一假期的“人山人海”是不是在穷游、属于消费降级?旅游消费力现在到底有没有恢复?可以对旅游市场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了吗?

五一人均消费低于4年前

但旅游消费力上行趋势不变

首先回到事实本身。从数据上看,“五一人均消费远低于4年前”是存在的。

根据官方发布的五一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假期人均旅游消费为540元,确实低于2019 年同期水平603元——而且这个数字,还低于2017和2018年。

在国内旅游市场整体表现已经反超2019年的背景下,“人均旅游消费”不及疫情前水平,意味着什么?

国联证券分析师认为,疫情三年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短期难以完全修复——五一人均旅游收入较2019年仍然存在缺口,就代表当前消费者信心尚未恢复。大家的钱包还相对干瘪,没那么敢花钱。

这能说明旅游消费力正日益萎缩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从三年来的节假日人均旅游消费来看,2023年春节、清明、五一三个节令假日的数据,较2021年相比都是正增长(2022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所以不做对比)。

同时,2023年春节、清明的人均旅游消费都增长了3%,而五一则增长了9.7%、大幅高于之前的两个节假日。

这就给出了结论:人均旅游消费处于积极复苏的通道中,且今年以来保持着上升趋势。尽管和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但截至五一,这个乐观趋势还是很明确的。

在整个消费市场大盘里,旅游已经是为数不多可以“拿得出手”的选手了。

五一期间,旅游相关的物价飙升屡屡冲上热搜,尤其是“酒店刺客”、“民宿毁约涨价潮”这种新闻,引发了多方关注;从官方统计数据中也可知,今年五一旅游出行人次是高于疫情前的,所以这是一轮典型的“量价齐升”。

以此为背景,该怎么理解“人均旅游消费不及2019年”?

答案,或许和出行统计规则也有关系。

交通部给出的数据是,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亿人次(文旅部的数据是2.74亿)——其中,从绝对量来看,公路和铁路是发送旅客最多的交通方式,尤其公路出行是无可置疑的主角。

这就意味着五一机票虽然相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涨价,但民航出行的量太低了,对人均旅游消费的拉动不大。

其次,公路出行基本属于中短途旅行,其中有很多本地游、周边游、返乡游的用户,这部分人群可能不涉及过夜住宿,完美避开了“酒店刺客”、也就不产生很高的旅游消费了

当然,今年五一的长线出行需求增长还是很迅猛的,民航和铁路发送旅客的数量都超过了2019年。

所以,机票酒店价格虽然一路飙升,但在整个旅游消费大盘中可能占比不算高,人均旅游消费也就被拉低了。

正所谓,人类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你买你的高价机酒去旅游,我开我的汽车去郊区转一圈就回家,但我们其实都算五一的旅行者。

五一旅游带飞一票行业

未来将是稳就业主力军

从积极的一面看,2023年五一明确了一点,就是旅游市场已经重回增长的上行通道了——这是今年的春节、清明都没能做到的。

从国内旅游出行人次的恢复程度来看,今年五一反超了2019年19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的三年里,19个节假日中只有2021年的五一反超了疫情前、达到103%的恢复水平。

所以今年五一塑造了疫情以来前所未有的小高峰,它可能预示着中国旅游正式从复苏转向振兴了。

另一方面,今年五一旅游的火爆,迅猛地拉动了很多消费业态的起飞,比如零售餐饮、服装、金银珠宝、烟酒等等,整体来看服务消费的火爆大于商品消费,这也契合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强度更高的场景。

和旅游强相关的行业里,哪些被带的最开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5月4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我们用“收入同比增长”这个维度做以下排序:

游乐园(11倍)>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4.4倍)>公园景区(3.5倍)>休闲观光活动(3.3倍)>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业(3.2倍)>住宿服务(52.3%)>餐饮服务(32.8%)>室内娱乐服务(23.8%)。

显然,旅游对于整个线下消费来讲,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车头,值得相关部门更多的关注。

另外,旅游市场的红火,对于激发内需本身也有着强力拉动的作用——因为旅游在创造就业方面是可依赖的对象。

据申万宏源分析师,在吸纳就业的全国行业中,剔除第一产业后,2022年我国前五大行业占据就业人口的 67.2%:而其中批发零售业、交运仓储以及住宿餐饮,都和旅游强相关。

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爆,会为行业树立更坚定的振兴信心,诸多人才也将加速流入旅游业。比如假期时“忙到飞起”的导游群体,在疫情期间曾大量流失,而今年旅游市场一路火爆之后,很多人重操旧业、回归了导游岗位。

旅游可能是为数不多有能力“自我救赎”的产业,打破“人员失业-口袋没钱-消费不足”的恶性循环,这一点值得注意。

高端旅游消费力显著抬头

地产一鲸落万物生?

事实上,在“人均旅游消费力恢复不足”背后,也应该看到高端旅游消费的抬头。

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高收入群体旅游需求复苏更加强劲,这在旅行平台的相关五一数据上得到印证。

比如,五一期间两舱机票(头等舱、商务舱)订单涨幅超过经济舱水平,两舱机票单程均价为2443元,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80%。租车自驾游订单平均花费超1000元,同比去增长五成;豪华车及舒适车车型需求增加,订单同比均增长80%以上。

高收入群体追求的高品质出游,和崇尚穷游与高效的“特种兵旅游”同时出现,似乎正是旅游消费力结构分化的某种隐喻。

这个世界也很大,装得下所有人的悲欢。

再提一个和旅游弱相关,但也很有趣的观察点。

今年五一假期前4天,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合计销售45.72万平方米,是201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分城市层级看,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都是2019年以来同期的新低;一线城市相对较好,对全国总量的贡献达到了42%,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这意味着两点:一是目前房地产市场依然惨淡,二是一线城市的购房者比二三线要多。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不再热衷买房,那他们手中的钱流向哪里了?

Fastdata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小城市的旅游用户需求率先释放,活跃度远超一线城市——这或许是个巧合,也可能不是,但已经有很多声音提出,房地产的衰落,恰好让其他很多消费行业得以获益。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真是个令人唏嘘的场景。

旅游市场真正未来风险

宏观经济能不能继续给力?

说回“大家钱包都干瘪了”的宏观现实。这是旅游消费一个避无可避的大背景。

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从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看,居民收入增速提升、消费倾向开始回升,已经高于 2020-2022 年,但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以 2019 年为基期的复合增速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至 6.4%,高于去年四季度的 5.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提升至 5.0%,高于去年四季度的 3.0%。一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62.0%,已经高于 2020-2022 年同期均值 60.9%,但距离 2019 年同期的 65.2%仍有一定差距(@光大证券)。

而消费不振这个事,又和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很大关系:今年一季度,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还很大,16-24 岁人口失业率抬升1.5个百分点至19.6%、创历史同期新高。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五一人均旅游消费恢复不足,可能就是“就业压力下居民收入恢复偏慢”的反映。

但这不是最关键。因为一季度支撑旅游产业走向繁荣的商旅出行,可能也现出疲态了。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低于临界点,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4.4%,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4月PMI 重新回落至荣枯线之下,表明经济复苏势头尚不稳固,尤其是国内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中泰证券)。

以酒店市场为例,从春节之后各地就迎来“拼经济”热潮,大家纷纷出门要抢回失去的三年,这引发了商务出行的热潮,也带动了酒店价格的一路飙升,甚至有媒体报道“打工人出差都出不起了”。

但商务出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拿回订单的——如果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找不到买单的人,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拆分4月的PMI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消费与商务出行相关的服务业继续恢复,交通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但与企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业(如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就没有这么高的数字了。

这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信号。

所以,现在旅游业景气度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还在于宏观经济层面。大家再憋疯了想出门玩耍,旅游业也不可能独立于经济规律、完全逆势生长。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继续保持观察。

往期推荐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   服务业生产下滑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4月份疫情对经
2022-05-22
唐山曹妃甸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
春暖渤海湾,书写新画卷。位于唐山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铺装、压机、翻板等工作正紧张有序
2022-03-19
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 货值3.9亿元
自今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货值3 9亿元。据介绍
2022-03-19
蚌埠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5份 涉及金额2583.09万元
在蚌埠海关报关大厅原产地证办理窗口,海关关员仔细核对着递交过来的材料。十分钟后,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打印盖章后交到了企业业务员手中。
2022-03-19
昆明西山区:“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领跑工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以产
2022-03-19
绥化望奎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 推动肉类加工制造产业腾飞
望奎县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推动全县以生猪为主的肉类加工制造产业一年全面开局、三年基本成势、五年产业腾飞,聚焦五化做强做优肉类加工制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符宇群)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日在海口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在作报告
2022-01-24
  中新网太原1月23日电 (高雨晴 冉涌 张鹏宇)记者2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冬奥保电应急发电队伍已到达河北张家口赛区,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地震局2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
2022-01-24
  中新网贵阳1月23日电 (周燕玲)对外开放,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词汇,如何拓展海内外“朋友圈”助力贵州经济
2022-01-24
温馨生活好young 厦门推广文旅产品火爆全网
  中新网厦门1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冬日暖阳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宣传推广线下活动22日精彩收官。主办方称,本次活动火爆全网及福
2022-01-24
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新春见闻)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中新网银川1月23日电 题: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2022-01-24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
01-24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一社区领导在市民咨询离市政策时发生争执”事件 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日前,网络上流传一条视频 [详细]
01-24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1月23日,陕西省举行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发布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陕西全省疫情有效控制后,大中专学校能不能放假 [详细]
01-24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丰台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同时间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2022年01月22日,接到邯郸市疾控中心转北京市疾 [详细]